主持人语

杨小滨

  在大陆诗坛,对图像诗的看法不外乎是形式主义,雕虫小技。包括我本人,对于图像诗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偏见。但图像诗在台湾现代诗史上源远流长。从元老级的林亨泰、管管、白萩,经中生代的杜十三、陈黎、夏宇、林燿德,到新生代的林德俊等,都写过相当有影响的图像诗。陈黎是台湾中生代的代表诗人,他著名的《战争交响曲》以数百个“兵”,经过无数凌乱的 “乒”、“乓”……,化为一整片无尽的“丘”,成为汉字图像诗的经典(但也在大陆诗人间引起巨大争议)。本次选用了他近年的图像诗作数首,可以一窥陈黎近年写作在这个方向的持续拓展。林德俊是台湾新生代中孜孜不倦于形式实验的文字视觉魔术师,他的诗集《乐善好诗》代表了图像诗发展的极致,但几乎已经跃出了诗的范畴,文字有时甚至与日常物件难舍难分,拷问着我们对诗的定义。叶觅觅也是台湾新生代中才华出众的诗人,在诗的语言面向作了多重的开拓性实验,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优秀诗人的不断超越。唐捐则是台湾最具前卫探索精神的诗人之一,图像诗似乎是他爱恨交加的新欢。他在脸书上说:“我恨图象诗,想方设法,一定要使它崩坏……。(难道这就是爱?)”明迪是大陆诗坛最新开始实验图像诗的诗人,甚至把英文也结合进来,视野相当宏观。她的图像诗摒弃了台湾风格的华丽与繁复,以更为纯粹简要的样态发挥出文字的视觉效果。她还通过大小、深浅、黑白等种种基本的视觉手段,开辟出独特的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