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人人都该懂的心理学》

2019-05-21 10:54:39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人为什么会变得好斗?人是怎样看到、听到和感觉到事物的?人为什么会有偏见?

blob.png


  《人人都该懂的心理学》(平装)


  (Psychology:A Beginner’s Guide)


  [基本信息]


  ●分类:心理学通俗读物


  ●书名:《人人都该懂的心理学》(Psychology:A Beginner’s Guide)


  ●作者:(英) G. 尼尔·马丁(G. Neil Martin)


  ●译者:李岩松 陈思珺 等


  ●定价:65.90元


  ●开本:32开


  ●页码:296页


  ●字数:210千


  ●印张:9.75


  ●出版时间:2019年 5月


  ●策划编辑:王青青


  ●责编:王青青


  ●出版社:湛庐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图书品牌:湛庐文化·心视界


  ●ISBN: 9787213092312


  ●CIP: Ⅰ. ①人… Ⅱ. ①G… ②李… Ⅲ. ①心理学-通俗读物 Ⅳ. ①B84-49


  [营销标题]


  湛庐文化“新核心素养”系列


  认知、学习、语言、人格、情绪


  全面解析心理学9大领域


  一本书读懂心理学的核心思想


  [内容简介]


  ● 人为什么会变得好斗?人是怎样看到、听到和感觉到事物的?人为什么会有偏见?我们真的可以对人测谎吗?在睡眠或催眠状态下发生了什么?人们为什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怎样测量个体的智商和人格?人们为什么总是倾向于服从权威和从众?……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说是心理学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 《人人都该懂的心理学》系统梳理、讲解了现当代心理学的核心思想、重要实验和研究,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实验、阿希的从众实验到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从人如何进行认知活动、偏见与歧视如何产生到心理疾病的治疗……涵盖感觉与知觉、学习与记忆、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与变态心理学等9大心理学领域,用简单有趣的文字为你构建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网络,让你通过本书读懂心理学、爱上心理学。


  ● 本书是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新核心素养”系列图书之一。“新核心素养”系列致力于推广通识阅读,扩展读者知识广度,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涵盖哲学、心理学、法律、艺术、物理学、生物科技等诸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读本。


  [编辑推荐]


  ● 拓展知识广度与深度,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通识读本“新核心素养”系列重磅推出!


  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通识教育与通识阅读应运而生。本书系目的在于让读者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最终成为一个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


  ● 简单有趣且好读的心理学入门书,涵盖当代心理学主要领域,全面解析心理学学科概貌!


  本书内容涵盖了脑科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领域,用大量的研究和实验串联起心理学的逻辑和面貌,让你爱上心理学、读懂心理学。


  ● 解读当代心理学的核心思想、重要实验和研究,构建系统、全面的知识网络!


  本书从现当代心理学的流派到认知神经领域的变革,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实验到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从偏见与歧视的产生到心理疾病的治疗……本书系统地梳理、讲解了心理学的知识体系。


  ● 西安交通大学喻丰教授鼎力推荐。


  ● 湛庐文化出品。


  [作者简介]


  G. 尼尔·马丁(G. Neil Martin)


  ● 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心理学讲师。他是英国最畅销的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第三版)的合著者,为《泰晤士报》《观察家》《心理学家》等报纸、杂志撰写了150多篇关于心理学的文章。


  [建议上架]


  心理学通俗读物


  经销商:北京湛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坝路7号院创意总社1949 8A楼


  电话:010-56676356


  [各方赞誉]


  心理学离我们很近,它就在日常生活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中。人人都该懂心理学,这个观点其实人人都知道,只是面对浩如烟海的入门书籍和课程,我们无法分辨、无法选择、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如果你也是这样,那这本《人人都该懂的心理学》就是一张进入心理学大门的可靠通行证。


  ——喻丰·西安交通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前 言  心理学研究什么


  01  心理学是什么


  怎样界定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心理学起源于哲学


  现代心理学的5 个流派


  心理学领域的3 种研究方法


  02  中枢神经系统与人的行为


  脑的结构和功能


  研究脑和行为的认知神经技术


  饥饿和性:人类最基本的生物学行为


  睾丸素:与支配地位密切相关的激素


  心理药理学:药物对行为的影响


  进化心理学:为什么男女对伴侣的要求不同


  03  感觉与知觉


  视觉:如何看到并区分不同的颜色


  视知觉:如何识别不同的物体


  听觉:声音的3 种知觉属性


  嗅觉和味觉:品尝美食依赖什么


  躯体感觉:疼痛对求生的驱动力


  意识状态:人是否有没有意识的时刻


  04  学习、记忆与遗忘


  学习:个体产生学习行为的4 种方式


  记忆: 如何产生记忆并回忆事件


  遗忘:艾宾浩斯等人的记忆研究


  05  语言与沟通


  语言:最成功的交流媒介


  阅读:人们如何阅读以及有哪些言语障碍


  男女在沟通上的思维差异


  06  智力与人格


  智力:如何带来个体差异


  推理和决策:8 种普遍的认知偏差


  人格:是什么塑造了我们的人格


  07  发展心理学


  动作和知觉发展:视觉悬崖实验


  记忆发展:你最早的记忆是什么


  认知发展:皮亚杰的理论


  皮亚杰的理论面临的挑战


  情感和社会发展:依恋行为


  性别角色发展:女孩天生喜欢粉色吗


  道德水平发展:如何处理道德困境


  08  社会心理学


  社会认知:对他人的印象是如何形成的


  归因理论:我们如何评价他人的行为


  态度:是否与行为有必然联系


  服从和从众:如何影响他人


  群体:为什么人在群体中会更暴力


  偏见:歧视是如何产生的


  爱与恨:什么会影响人们的攻击和帮助行为


  09  情绪、压力与健康


  情绪:对激发动机的事物产生的反应


  压力:人们如何面对各种应激源


  健康心理学: 如何促进和维持健康


  10  变态心理学:心理疾病


  对心理疾病的偏见和误解


  心理疾病的分类


  4 种最主要的心理疾病疗法


  4 种最普遍的心理疾病


  拓展阅读


  术语表


  译者后记


  [序]


  心理学研究什么


  心理学到底研究什么?


  在那个骄奢华贵,人人都穿着有垫肩的衣服、涂抹着发胶的20 世纪80 年代,我进入了一所隐没在苏格兰东北海岸的历史悠久的大学,成为一名学习英语、哲学和心理学的学生。我本来并没有打算学心理学,我当时的雄心壮志是成为一名作家和记者。但我当时必须选修第三个学科,于是我请教了新生的指导老师,询问他曾经的选择是什么。他当时选的是心理学,于是,我也选修了心理学。


  刚跨入校园的时候,我对心理学到底研究什么一无所知。我不知道心理学是什么,并且把它和以研究、治疗心理疾病为目的的精神病学混为一谈。入学的第二年,我读到了一段影响我一生的话。当时,我坐在礼堂的台阶上,在研究方法手册里读到了下面这句话:“心理学家可以被看作去剧院观察观众的人。”


  这真是一句精彩的格言,深深地打动了我。


  第一,这句话也许只是一句老掉牙的警句,但它以简要、巧妙、诙谐和生动的方式总结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这句话概括了人们固有的关于心理学家花费大量时间观察、分析他人行为的刻板印象,尤其是对男性心理学家,这种刻板印象特别深。


  第三,这句话表明心理学家是古怪的戏迷。心理学家看戏的情景或许是这样的:“你觉得他演的哈姆雷特怎么样?”“我不知道,因为我一直在忙着看第二排12 座的人努力‘啃’棒棒糖吃。”


  第四,这句话完全是错误的。通过本书,我希望能告诉你这句话有什么不对以及为什么不对,也希望能通过引用经典研究和新的研究进展来回答“心理学到底研究什么”这个问题。


  人为什么会变得好斗?脑是如何工作,使人能看到、听到和感觉到事物的?人为什么会有偏见?测谎可靠吗?人们睡觉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剥夺睡眠真的会损害人的思考能力吗?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提高智商吗?婴儿是怎样学会感知和思考的?有没有基本的情绪?如果有,它们是什么?人们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治疗有效吗?当他人经受痛苦时,我们真的只是旁观者吗?个体的智商和人格特征能够测量吗?人们为什么会声称自己记得根本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说服是怎么起作用的?人们为什么会忘记事情?人们会偏爱某种体形吗?如果会,为什么呢?原谅并忘记会更好吗?人们可以成功减肥或减少吸烟行为吗?拥有光鲜的外表算一种优势吗?关于以上问题,你可以在本书中找到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答案。


  虽然本书的篇幅只能揭开行为科学研究领域的冰山一角——心理学家,但我希望它能令你着迷。就像其他学科的科学家一样,心理学家不可避免地为上面提到的问题以及其他未提及的问题的正确答案而争吵。此外,本书最后的拓展阅读也会引导你找到更多的相关信息。


  无论你对所读的内容有什么评论,我都非常期待能收到你的来信(我的电子邮箱:n.martin @ mdx.ac.uk)。


  感谢尼基· 布伦瑞克(Nicky Brunswick)审阅了本书的初稿,同时感谢玛莎· 菲利翁(Marsha Filion)在本书从手稿到出版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感谢她对这本书的热情和执着,还要感谢她亲手烘焙的法式糕点,那味道简直无可挑剔。


  所以,从现在起,请抛开你心中的所有偏见和假设,真相一定会让你感到更加有趣。请尽情享受本书的阅读之旅吧!


  [精彩样章]


归因理论:我们如何评价他人的行为


  在讨论如何评价别人之前,有必要简单说明一下人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我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但一些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分别是私下里的自我和展现给公众的自我。私下里的自我是指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展现给公众的自我则是指人们喜欢扮演的自我,通常是指塑造出的一个良好的形象。降低自我意识会导致去个性化,会使人变得不受约束和冲动;在极端情况下,去个性化还可能导致放浪形骸以及对他人尊严的蔑视和践踏,就如同美军在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的事件所说明的那样。如果真实的自我与展现给公众的自我不一致,人们就会感到悲伤和沮丧。如果扮演的公众角色与真实的自我不相符,人们则会感到焦虑或害怕。


  在有关社会认知的词典中,最受欢迎的一个词是“归因”。小说家马尔科姆· 布雷德伯里(Malcolm Bradbury)写道:“社会学家可以做任何事,并称之为工作。”这一点或许也适用于社会心理学家。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成为社会心理学家。我们会思考为什么人们以某种方式行事,他们的行为是否可以预测。所以,我们会认为如果对他人友好,他人也会更喜欢我们并给予回报。归因理论解释了在人们的常识中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他人的行为。事实上,除了归因理论,还有许多其他的理论可以解释是什么导致了他人的行为,但本书只关注最流行的理论。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以特定的方式行事要么是环境使然(情境因素),要么是个性使然(特质因素)。根据归因理论的一种变体,人们是根据他人行为的一致性、一贯性和特殊性这三点来将其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情境因素)或内部因素(特质因素)。


  首先,一致性行为是人们对大多数人所期望的行为。例如,人们可能不会认为借硬币给他人打电话的行为是慷慨的,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做,这就是归因于情境因素。不过,如果有人拒绝这么做,人们会认为他很吝啬,这就是归因于特质因素。


  其次,人们还会根据他人行为表现的一贯性来评价他们。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很一致,人们会将该行为归因于特质因素。例如,有些人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很兴奋,所以人们就会认为他们本身性格就很活泼。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不一致,人们会把该行为归因于情境因素。例如,有些人有时会很兴奋,于是人们就会认为他们仅仅是在某些事情上表现得很活泼。


  最后,人们会注意他人是否经常在特定情况下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行事。例如,如果一个孩子只有当与他的某个朋友在一起时才会变得令人讨厌,于是你会认为这个朋友对他有不良影响,这就是归因于情境因素。相比之下,如果所有人都讨厌这个孩子,人们可能会认为他本身就很招人讨厌,这就是归因于特质因素。


  正如前面讲到的那样,人在分析他人行为时似乎是有条不紊且理性的,但仍然会在判断时出错。其中一种错误是基本归因错误,指的是人们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特质因素。例如,看到汽车司机犯错时,人们倾向于认为他无法胜任这份工作,而不会认为他犯错是因为车后座上有个哭闹的孩子,或者是因为听到了发动机传来的令人不安的噪声,又或者是因为他不得不躲避另一辆车。


  基本归因错误还可以通过20 世纪60 年代一个著名的实验来阐明。在实验中,研究者给被试呈现了一些学生所写的关于是否支持卡斯特罗的文章,然后要求被试对学生的态度进行评价。当告知被试作者可以自由表达观点时,他们认为支持卡斯特罗的文章的作者是真的支持卡斯特罗。然而,当明确告知被试作者的立场受到了外界限制时,他们仍然认为文章的内容就是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在这里,可能影响写作的情境因素被忽视了。


  事实上,人们也可以表现得正好相反——在评判自己的行为时,人们更倾向于将其归因于情境因素。在人们眼中,自己的行为是可变的,但他人的行为是相当稳定的,这被称为行动者– 观察者效应。这一效应在一项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释。这项研究要求学生情侣解释他们争吵的原因。结果发现,在评论自己的行为时,人们往往会将争吵归因于经济困难、工作太忙等情境因素;当提到伴侣时,他们则往往会把争吵归因于伴侣的性格,比如伴侣很自私、不信守诺言等。


  之所以会产生以上这样的错误归因,可能是因为人们对自己和他人行为关注的焦点是不同的。当他人做出某种行为时,人们会把焦点放在他们所做的行为上,而不会关注他们所处的情境。相对地,人们认为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多变的,并且会因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会特别关注情境。


  第二种判断错误是虚假一致性效应,指的是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受到普遍认同的,并且可以被当作一种行为规范。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周围都是与自己类似的人,或者是因为他们只在环境中寻找支持自己论断的证据,而不关注不支持自己论断的证据。


  第三种判断错误是自利偏差,指的是人们倾向于将取得的重要成功归因于特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情境因素。例如,如果在考试中表现糟糕,人们会将其归因于试题中有些题目太难,而不会归因于自己对考试内容的理解不够、缺乏相关知识或准备不足。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归因错误,可能是因为人们要借此保护自己的自尊。这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有抑郁倾向的人会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等因素,而不会归因于运气不好或其他外部因素。


  与自利偏差相关联的一种判断错误是,人们认为在一个公正的世界里,每个人都会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于是,人们会将他人的不幸归因于那个人自身,而不是他所处的情境。例如,在极端情况下,人们会认为有些人失业、被强奸、感染艾滋病、遭受种族大屠杀都应该怪他们自己。犯这类判断错误的人往往是富裕且身处高位的人。


  [同类图书]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原书第7版):<http://product.dangdang.com/25190865.html>


  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http://product.dangdang.com/23840745.html>


  心理学最佳入门(原书第2版):<http://product.dangdang.com/23460051.html>


  心理学导论:<http://product.dangdang.com/23354665.html>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5版):<http://product.dangdang.com/20910636.html>


  重口味心理学:<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88045.html>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http://product.dangdang.com/25285092.html>


  [套系建议]


  新核心素养系列:《人人都该懂的哲学》《人人都该懂的启蒙运动》《人人都该懂的法庭科学》《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人人都该懂的人工智能》《人人都该懂的克隆技术》《人人都该懂的心理学》


  心理学入门:《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人人都该懂的心理学》


  [普通关键词]


  心理学;人人都该懂;心理学入门;津巴多;学习;记忆;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导论;变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尼尔·马丁;心理学实验;新核心素养;心理学家;湛庐文化;心视界;


  [学科关键词]


  大脑;人格;智商;心理疾病;变态;学习;记忆;语言;知觉;从众;服从;弗洛伊德;荣格;皮亚杰;巴甫洛夫;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创伤后应激障碍;认知行为疗法;


  [事件关键词]


  通识教育;人格测试;心理咨询;精神病;


  [读者人群]


  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普通大众


  精彩书摘:


我们如何评价他人的行为?


  ——以下内容摘自湛庐文化出品《人人都该懂的心理学》


  在讨论如何评价别人之前,有必要简单说明一下人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我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但一些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分别是私下里的自我和展现给公众的自我。私下里的自我是指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展现给公众的自我则是指人们喜欢扮演的 自我,通常是指塑造出的一个良好的形象。降低自我意识会导致去个性化,会使人变得不受约束和冲动;在极端情况下,去个性化还可能导致放浪形骸以及对他人尊严的蔑视和践踏,就如同美军在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的事件所说明的那样。如果真实的自我与展现给公 众的自我不一致,人们就会感到悲伤和沮丧。如果扮演的公众角色与真实的自我不相符,人们则会感到焦虑或害怕。


  在有关社会认知的词典中,最受欢迎的一个词是“归因”。小说家 马尔科姆 · 布雷德伯里(Malcolm Bradbury)写道:“社会学家可以做任何事,并称之为工作。”这一点或许也适用于社会心理学家。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成为社会心理学家。我们会思考为什么人们以某种方式行事,他们的行为是否可以预测。所以,我们会认为如果对他人友好,他人也会更喜欢我们并给予回报。归因理论解释了在人们的常识中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他人的行为。事实上,除了归因理论,还有许多其他的理论可以解释是什么导致了他人的行为,但本书只关注最流行的理论。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以特定的方式行事要么是环境使然(情境因素),要么是个性使然(特质因素)。根据归因理论的一种变体,人们是根据他人行为的一致性、一贯性和特殊性这三点来将其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情境因素)或内部因素(特质因素)。


  首先,一致性行为是人们对大多数人所期望的行为。例如,人们可能不会认为借硬币给他人打电话的行为是慷慨的,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做,这就是归因于情境因素。不过,如果有人拒绝这么做,人们会认为他很吝啬,这就是归因于特质因素。


  其次,人们还会根据他人行为表现的一贯性来评价他们。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很一致,人们会将该行为归因于特质因素。例如,有些人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很兴奋,所以人们就会认为他们本身性格就很活泼。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不一致,人们会把该行为归因于情境因素。例如,有些人有时会很兴奋,于是人们就会认为他们仅仅是在某些事情上表现得很活泼。


  最后,人们会注意他人是否经常在特定情况下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行事。例如,如果一个孩子只有当与他的某个朋友在一起时才会变得令人讨厌,于是你会认为这个朋友对他有不良影响,这就是归因于情境因素。相比之下,如果所有人都讨厌这个孩子,人们可能会认为他 本身就很招人讨厌,这就是归因于特质因素。


  正如前面讲到的那样,人在分析他人行为时似乎是有条不紊且理性的,但仍然会在判断时出错。其中一种错误是基本归因错误,指的是人们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特质因素。例如,看到汽车司机犯错时,人们倾向于认为他无法胜任这份工作,而不会认为他犯错是因 为车后座上有个哭闹的孩子,或者是因为听到了发动机传来的令人不安的噪声,又或者是因为他不得不躲避另一辆车。


  基本归因错误还可以通过20 世纪60 年代一个著名的实验来阐明。 在实验中,研究者给被试呈现了一些学生所写的关于是否支持卡斯特罗的文章,然后要求被试对学生的态度进行评价。当告知被试作者可以自由表达观点时,他们认为支持卡斯特罗的文章的作者是真的支持卡斯特罗。然而,当明确告知被试作者的立场受到了外界限制时,他们仍然认为文章的内容就是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在这里,可能影响写作的情境因素被忽视了。


  事实上,人们也可以表现得正好相反——在评判自己的行为时,人们更倾向于将其归因于情境因素。在人们眼中,自己的行为是可变的,但他人的行为是相当稳定的,这被称为行动者 – 观察者效应。这一效应在一项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释。这项研究要求学生情侣解释他们争吵的原因。结果发现,在评论自己的行为时,人们往往会将争吵归因于经济困难、工作太忙等情境因素;当提到伴侣时,他们则往往会把争吵归因于伴侣的性格,比如伴侣很自私、不信守诺言等。


  之所以会产生以上这样的错误归因,可能是因为人们对自己和他人行为关注的焦点是不同的。当他人做出某种行为时,人们会把焦点放在他们所做的行为上,而不会关注他们所处的情境。相对地,人们认为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多变的,并且会因情境的变化而 变化,所以会特别关注情境。


  第二种判断错误是虚假一致性效应,指的是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受到普遍认同的,并且可以被当作一种行为规范。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周围都是与自己类似的人,或者是因为他们只在环境中寻找支持自己论断的证据,而不关注不支持自己论断的证据。


  第三种判断错误是自利偏差,指的是人们倾向于将取得的重要成功归因于特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情境因素。例如,如果在考试中表现糟糕,人们会将其归因于试题中有些题目太难,而不会归因于自己对考试内容的理解不够、缺乏相关知识或准备不足。之所以会产生这 种归因错误,可能是因为人们要借此保护自己的自尊。这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有抑郁倾向的人会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等因素,而不会归因于运气不好或其他外部因素。


  与自利偏差相关联的一种判断错误是,人们认为在一个公正的世界里,每个人都会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于是,人们会将他人的不幸归因于那个人自身,而不是他所处的情境。例如,在极端情况下,人 们会认为有些人失业、被强奸、感染艾滋病、遭受种族大屠杀都应该怪他们自己。犯这类判断错误的人往往是富裕且身处高位的人。


为什么人在群体中会更暴力?


——以下内容摘自湛庐文化出品《人人都该懂的心理学》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Eliot Aronson)最有趣的一本书是《社会性动物》(The Social Animal),几乎每个人都享受别人的陪伴。事实上,如果不与他人接触,人就不可能成功或有效地生活。 融入一个群体会给人一种认同感,让人感到舒适和安全。如果被一个群体排斥在外,人们就可能会在心理上受到伤害,并缺乏自信。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归属感,所以群体内的人对待群体中脱离常轨的人要比对待群体外脱离常轨的人更严厉,这被称为黑羊效应。


  实验表明,如果任务相对简单,他人的存在可以使人更加努力、更加高效地工作,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助长。心理学家扎伊翁茨(Zajonc)认为,这是因为他人提高了人们的唤醒水平或内驱力水平。不过,当从事困难的任务时,这种唤醒则往往会损害人们的表现。例如,如果让人进行心算或检查拼写错误,当有他人出现时,人们几乎不可能完成这些任务。一种观点认为,他人使人们产生了自我意识,使人试图让自己的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相一致。另一种观点认为,其他刺激的存在会让人分心,比如噪声提高了人们在简单任务上的表现,但是损害了人们在困难任务上的表现。


  有时候,成为群体的一员会使人变得懈怠,也就是不那么努力,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惰化。1913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相比于以个人身份参加拔河比赛,人们在以集体身份参加拔河比赛时付出的努力更少。如果能够被他人鉴别出付出了多少努力,人们的懈怠程度就会显著降低。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要求被试尽可能地大声喊叫,并告诉其中一组的被试会对他们发出声音的音量进行测量,同时告诉另一组的被试将 会记录个体发出声音的音量。结果发现,前者发出的音量较低。此外,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文化中,女性都更不容易产生懈怠。当然, 如果任务非常有吸引力,而且会与外部组织进行竞争,社会懈怠就会减少。研究还表明,如果群体做出的决定无关紧要或与自己的信仰不一致,人们就会更加懈怠。因此,合作的关键在于保持较小的团队规模, 让任务主题相对集中、有意义和重要,并设定一个会带来重大结果的目标。


  研究表明,群体决策遵循一定的规则。例如,群体内的成员倾向于达成一致的观点,因此,对立、极端或新颖的观点往往会受到排斥,成员会鼓励拥有这些观点的人从众;群体内的少数人通常会屈服于大多数人;做决策时,需要群体内三分之二的多数人同意;第一立场现象普遍存在,即群体往往会做出与意见第一次转变时相一致的决定。


  鼓励群体合作的一种直接方式是头脑风暴,也就是人们不停地提出尽可能多的创意。研究表明,头脑风暴会降低创造力和生产力,但如果该过程通过电子邮件完成,或者群体成员之间有较大的差异,那么头脑风暴就可以起作用。


  群体决策存在明显的缺陷。如果群体倾向于冒险,那么决策就往往更加极端和冒险。相反,如果群体较为谨慎,那么决策也会非常谨慎。群体思维还有可能是非常危险的,即存在避免异议以达成共识的倾向。心理学家也正是借此来描述美国前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Kennedy)决定通过入侵猪湾来推翻古巴卡斯特罗政权的事件。肯尼迪的一位顾问阿瑟· 施莱辛格(Arthur Schlesinger)建议不要入侵,但他却被告知:“总统已经下定决心,现在是大家尽己所能帮助他的时候了。” 不过,有些总统对那些唯命是从的人的察觉力是惊人的,例如,罗纳德·里根曾写道:


  当处于顶端位置时,任何人都有被孤立的风险。人们会告诉你你想听到的,不愿意告诉你有人没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或者做了一些妨碍组织管理的事情。没有多少人愿意说“你错了”。


  为了避免打乱计划,避免被解雇或被嘲笑,或者避免被视为蠢笨的或麻烦制造者,人们往往会随波逐流。如果具备以下几点,就很可能形成群体思维:


  1. 团体有凝聚力;


  2. 团体成员所见略同,不赞成批评,不愿意赞同其他的行动、争论的方案、观点的优缺点等;


  3. 事态紧迫 ;


  4. 领导者较为专横且观点明确。


  因此,为了避免群体思维带来的不利决策,应该鼓励批评,引进群体外的不同观点,并且对群体成员进行一定的分化。


  人们在一个大的群体中的行为方式是各不相同的,这甚至超过了他们在小群体中的行为差异。人群聚集往往发生在有公共活动举行时,比如足球比赛、流行音乐会、示威游行、皇室成员葬礼等。有时,人们会变得丑态百出,并引发骚乱。一些理论家认为,这是由去个性化和群体认同所推动的。在这里,去个性化指的是身份认同的丧失,群体认同则是指具有共同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实现共同目标。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lip Zimbardo)发现,如果女性隐藏了自己的身份, 披上头巾或者让人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那她们的暴力程度可能会增加两倍。


  群体的活跃程度取决于实际情况。例如,关于1998 年世界杯的研究表明,警力越强,球迷越暴力。津巴多也是设计了臭名昭著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服从和去个性化的本质,津巴多在斯坦福大学地下室的一个模拟监狱里,让健康、聪明的年轻男性分别 扮演警卫和囚犯的角色。用津巴多的话来说,实验的情况是这样的:


  实验只进行了6天就结束了,我们不得不关闭这个模拟监狱, 因为情况已经变得太可怕了。对我们或大多数实验参与者来说,在实验结束时他们已经不再是刚开始时的那个人了。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在模拟监狱里的经历暂时毁掉了他们之前建立起的三观……我们很害怕,因为我们看到一些男孩“狱卒”把其他男孩当作卑劣的动物一样对待,享受残忍的乐趣,而那些男孩“囚犯”则成为奴隶和非人化的机器人,只想逃离这个地狱般的地方。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