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理论家专栏 文艺理论 百家分析 每周调查 主编瞭望 著述连载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中国当代艺术的审查制度

2011-06-07 13:31:54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樊卉

   

  【编者按】前一阵子,概·中国编辑的一篇“如此纯粹—《金色笔记》梁远苇个展”的展评引起了一场小辩论,内容涉及到了政治与艺术的关系。放在十年前,可能大家会避讳谈论这种敏感话题,而改革开放至今,国家民主建设进程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当下网络的**是否也能看作民主开放的一种体现。近期本站编辑浏览到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艺术管理系研究生的一篇关于“中国当代审核制度”的论文。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域外学者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史的研究成果,其中,好些国外的艺术文献资料可以填补国内学术界的空白。

     作为境外学者的观点,本文可能存在主观意识形态的差异,因此结论未必正确。加之翻译水平有限,也难免存在问题。我们欢迎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序言:

  “1989年2月5日,艺术家肖鲁,站在她的安装了两个电话的“对话”装置前,开了一枪。她的同伴唐宋在人群中喊了一声“再给一枪”,之后她开了第二枪。”

  这一幕发生在1989年的“中国先锋艺术大展”开幕当天,此展是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首次亮相在中国美术馆这种官方艺术机构,“枪击”事件为这个展览带来了盛名。在一片混乱中展览被关闭了,艺术家也被**了。但是,当此枪支的曾用者被发现是高层人员后,唐宋和肖鲁在被**后的第三天就被释放了。在通常情况下,这两个人会受到严重的指控。那么,这个“迅速释放”的事情又最有力地揭露了政治上的敏感问题:中国社会法律的柔软性和灵活性。

  在中国,整个系统律法是软性的,它的建立的原则和基础是保护官方政府的意识形态。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文化大革命时期,当代艺术的审查制度是相当灵活的,这种伸缩性仅取决于创作是否符合政府的意愿,只有符合了,才会允许他们进行更多自由的创作。在当时,一旦政府下了禁令,当代艺术的活动和艺术团体都会渐渐的解散或消失了。换句话说,审查制度是**的一个映射,艺术在它的抑制下,要么是一个眼中钉,要么是一颗棋子。

  “89的枪声”是政府压制当代艺术最著名的案例。首先,艺术家涉足“中国先锋艺术大展”就已经挑战了政府的容忍力,并向中国美术馆抛出了具有众多试验意义的现代艺术品。其结果是,中国当代艺术又回到了“地下”状态。其次,展览的关闭事件占据了国内众多关键媒体的头版,像《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简短的说明“叛逆的艺术家”被捕,展览被迫关闭。事隔一天,批评家栗宪庭在相对独立的艺术杂志《美术》上发表了名为《两声枪响――中国现代艺术展的谢幕礼》,这意味着这个事件的信息不仅针对小范围艺术圈内的人士,还包括了中国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然而,很多展览仍然被政府干预,关闭或者责令除去其中一些绘画作品,因为内容涉及到不为公众所知的政治主题。

[NextPage]

  概念定义:

  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前卫“这里通常表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具有不同于中国官方意识形态的艺术。“先锋艺术家”通常意味着自由而独立于体制。这些艺术家有着各式各样的背景,他们中的一些人是业余,也有美术院校教育背景的,但他们的创作题材都对立或不同于官方所谓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中国政府在1990年代以前都是按照国家的需要来给大学生分配工作,而不是根据他们的个人意愿,大部分的先锋艺术家们不服从分配,他们成为了政府的心病。这篇文章着重分析后文革时期当代艺术的检查制度。

  简介: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分析审查制度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中国艺术审查制度的发展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来说是一把双刃刀。还有艺术审查制度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在当时被认为是当代艺术转折点的1989年的“中国先锋艺术大展”以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史趋于两个方向:其一,就是越来越多的政治题材绘画,这些创作被认为国际舞台上的主流艺术,如今在国际拍卖中价格很高。更甚的是,一些画廊借此来吸引游客,政府因此放宽了审查政策,允许代理当代艺术家的画廊和当代艺术家驻扎在798艺术区。审查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这些政治主题作品的发展,也使我们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关注。另一个就是从开始至今始终维持前卫艺术独立自主和反叛的支流。他们的创作可能没有关乎政治主题,但目前的情况是,这部分艺术群体非常的不稳定,这种软审核,似乎试图切断当代艺术与外界的联系和关注,而与“严格消灭”的审查制度相比较,已经相当“软”了。秘密的展览匿名关闭,不为众所知就属于这一流。

  审查制度——中国当代艺术的陷阱

  年建国以来至今,“现实主义”精致的绘画技巧总是代表了官方审美,这是受到了50年代苏联主导的现实主义的影响,而先锋艺术则是反对官方这种现实主义风格的,比如强调自由和个性的表达,早期发展时期就不被官方接受。政府对于任何一类艺术仍然保持着高度的敏感,从意识形态上区分与其目标不符或持**情绪的创作。因此,新一代前卫艺术家是伴随官方审查制度成长起来的,尽管艺术家可能没有**的思想,当局依旧做出了“这些艺术事件都在政治事务范围内”的举动。与此同时,大部分国外的新闻会报道这些镇压艺术的事件。这时,外国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就会有助于审查制度形式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大多数当代艺术家都是走这个路线出名的,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互相模仿。国内这种政治审核制度的压迫和外国媒体的报道、关注给中国当代艺术挖了两个陷阱,未来的艺术家也许还会跳进去也可能越过去。

  70年代:1979—1984年是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期,也是文化修正的时期。但不幸的是,当代艺术家新成立的艺术群体形成是在70年代晚期和80年代早期邓小平在野的一段政治宽松时期,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他的领导地位,一旦地位稳固下来,邓小平则试图以“短期战役”反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 的形式控制艺术家群体——当代艺术。比如早期当代艺术群体,“星星画派”由业余艺术家组成,他们并不满足于符合**的正统观念,而是将自己的作品挂在中国美术馆外面的栏杆上展示,他们甚至有组织的进行抗议**。1979年美国的《新闻周刊》在头版报道此次活动题为“侵蚀毛的遗产”,显然,这则报道所关注点的在政治,而不在艺术上。

  20世纪8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所谓的“反精神污染活动”是审查的主题,这个术语是在1983年, 党中央委员会反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文化革命的批判会议上由邓小平提出的。虽然当代艺术家不是“反精神污染活动”的主要目标,他们仍然非常的被政府关注。这个主题本身是很模糊的,许多非政治性的艺术活动因被冠以政治化之名而被抑制,最典型的例子是十位来自上海的年轻女性艺术家举办的一个小规模的探讨“传统”和 “西方”绘画理念的抽象画展。但是,让人吃惊的是,上海政治宣传部有报道称此次展览是“资产阶级思想”和“误导思维”,随后展览被关闭了,党委政府还称此事件是上海文化领域精神污染的重要例子。

  某某领导人还想要利用政治运动作为一种方式将那些文化活动上纲上线,通过建立审查制度来实现他们的目标。然而,这场 “精神污染清理”运动遭到了**内部改革派的反对,所以只持续了28天。

  在党内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冲突下,审查制度曾放松了一段时间。序言中所说的事件,就发生在这个最具影响力的前卫艺术运动“中国先锋艺术大展”中。自从“枪击事件”后,此后的展览开幕,到处都是便衣警察以防万一,他们可以当场制止犯罪行为。

  从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由于国内政治的极端敏感,导致艺术家创作了大量政治题材作品,虽然艺术家没有**的意思。该作品的政治性来自于政府官员的镇压行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才是最好的行为艺术家。这种冲突得到了国际收藏家,策展人及媒体的关注,接下来就是国际艺术市场的认可。整个90年代,中国的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当21世纪来临,除审查制度外,繁荣的艺术市场又成为影响当代艺术发展趋势的新元素。

[NextPage]

  20世纪90年代:在89大展后,20世纪90年代,官方文化部颁布了限制和禁止前卫艺术在公共空间展示的政策。显然,这是中国美术馆的内部规定,因其隶属于文化部。由政府控制的专业艺术杂志,不允许报道和发表与前卫艺术相关的任何活动,所谓的“地下艺术“就在这种审核制度的压制下出现了。艺术家在他们的公寓和地下室,甚至西方国家的大使馆展示他们的作品,只邀请艺术圈内少数的人参加,给整个活动盖上了很多神秘色彩。徘徊展览周围的警察四处勘察情况,这就吸引了更多的外国记者前来捕捉“艺术事件”。在中国当代艺术在变化的审查制度中,默默稳步的发展。

  21世纪以来:就在几年前,做一名先锋艺术家意味着给中国政府招惹麻烦。然而,随着“经济渗透”,政府正在转变为艺术的赞助机构。2000年,“第一届国际上海双年展”和一些北京的展览成功举办。这一年文化部允许双年展邀请外国艺术家和策展人来办展,这一举动显示了政府审查员们在组织工作中正学习着让艺术结合生活,。

  在狂热市场的鼓吹下,政府与公众都开始注意当代艺术潜在的价值。曾经的“麻烦区”——当代艺术家聚集地,现已成为吸引旅游者的新景区。成群的画廊和人们蜂拥而入。政府开始发现发展当代艺术为文化产业,可能带来经济效益及国际关注。一个城市或地区不仅可以靠文化艺术提高形象,而且还会带来市场的刺激。上海、广州和深圳三个城市开始用艺术双年、三年展来提高经济效益。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政府允许798艺术区举办各种艺术节和双年展,这不仅能够带来经济利益还可吸引外国游客。官员将798作为炫耀其文化活力的契机,因此,文化部赋予798艺术区“文化创意产业”的荣誉。

  然而,当代艺术家真正从“软性”的审查制度和“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利益了吗?其他地区均模仿798,争取“文化产业”的名誉。随后几年,房东和投资商因为看到了潜在利益,而不断提高艺术区的租金,在中国,所有的房地产权属于政府,那么谁是背后利益的操纵者呢?挣扎中的先锋艺术家们不得不寻找其他便宜的可以用来创作和生活的场所。现在的状况是,798被国外画廊所占据,或者被 “主流”的富有的艺术家占有。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已经缺乏敏感性,他们渐渐地被经济诱惑和政府的诱惑所腐蚀。在近年来,有一种倾向就是很多艺术学院背景的人士开始加入利益圈成为其中一部分了。那么,谁又将是新的操纵者呢?

  前卫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为官方和商业控制的产物,它们诱惑着艺术家。政府严格的审查正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了追求自由的环境和艺术创造的灵感。然而,商业的成功使他们继续复制着自己的作品,不是为了政治理想,而是为了金钱,仅有少数人保持着独立的思想。

  这不是终点,这些诱惑已经对有着激情和独立立场的先锋艺术家们构成了威胁。更可怕的是,年轻人似乎嫉妒这些曾经因为做政治题材作品而取得商业成功的艺术家们,试图模仿他们的前辈努力使自己成为艺术史的一部分。看似开放的审查制度,为年轻艺术家创造了“假象和幻想”。

  审查的未来

  2006 年,被政府官员要求一些798的画廊把20余幅作品移除,因为这些作品涉及到了政治题材。这些作品中,有的画的是毛的比较激进的头像,有的是一些政治事件。这些作品在北京最大的国际艺术节开始之前都被清理了。什么能展,什么不能展,只取决于是否这个内容被政府所认可。

  2009年,中国党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政策》中有了新的变化,在演讲中,中央领导宣布将实施新的审查措施,即8月份限制进口和出口的艺术作品包括当代艺术品。除了新规章,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在几个月之中,文化部有一次职位重组,这个新的审查制度就是新任部长发起的。在这样的新规则下,如果文化部审核作品不通过,就不能出口。政府不仅是试图减少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的交流,同时也抑制了外国画廊占领市场。因为高层希望掌控当代艺术的潜在利益和意识形态。

  “政府变得聪明了,以前的审核制度很模糊,很容易通过,但是现在这个卡变的难以通过了,就好像在细口上夹了一个夹子”一位中国艺术家说。

  对于熟悉中国“灵活”的审核制度者来说,听起来好像是临时的。但是在中国长期做画廊的人还是担心这个制度会是一个长期的政策。

  这个国家未来的审查制度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它的弹性特质使它扑朔迷离。但在一片混乱中,还要谨慎政府的改革和重组。

  (编辑:李锦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