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戏剧写真 演出动态 戏剧视频 戏剧教室 戏剧文本 札记随笔 理论家专栏 戏剧名家 戏剧评论 人物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周信芳的经济学智慧

2007-07-29 22:32:14来源:    作者:

   

    最近闲来读一套《京剧谈往录》的书,讲的都是上个世纪前半叶京剧艺人与艺事。其中有一些细枝末节,于不经意间透露出了京剧衰落的另一层原因。

  比如,某作者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是领导京剧老艺人“麒鳞童”周信芳的外行,根据他的记录,周老先生早就已经看出,那套所谓新的剧团体制必将毁了京剧。很多艺人曾经欢呼,从此以后,可以领工资了,再也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了。周老先生的评价则是:“现在都包下来好是好,既不担心也不用心了。”

   现在很多人一谈京剧或者话剧或者电影,就一脸神圣。但周老先生尽管是大艺术家,却很明白,唱戏、演戏、拍电影,其实都是做生意。也正因为艺人把这些事情当做生意,所以,才逼出艺术精品来。京剧最繁荣的时期正是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期,但那个时代,每个艺人,包括后来被捧上天的人物,都把编戏、唱戏、录唱片,当生意来做。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不许说做生意”了,结果,就是“关起门来自己看”。不再关心发财的结果是,“不上座无所谓,戏好不好也无所谓了”。

  无数文人对市场深恶痛绝,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深恶痛绝,在他们看来,为利润而生产是可耻的。周老先生在演艺市场上闯荡了几十年,显然比这些知识分子更明白市场的运转机制,明白利润对于维持正常的市场机制,对于增进消费者的福利,具有决定性意义。

  关于这一点,从奥地利学派的庞巴维克、米塞斯到天才般的迈克尔·波拉尼及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市场经济学家多有论述。简单说来,企业家追求利润的动机,驱使其必须认真地面对消费者的需求,探索消费者的需求,并据此不断地创新产品,改进生产技术。消费者由此获得更大满足,企业家因此而获得利润。可以说,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中,最好地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的企业家,必然是利润最丰厚的企业家。

  验之于演艺市场,这一原理毫厘不爽。从京城无处不学谭,到梅、杨、余三大贤,再到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四小名旦,等等,他们都是“包银”收入最高者,因为他们的艺术水平也最高。彼时的京剧演出市场竞争激烈的程度,甚至远超现在的电影市场和流行音乐市场,经常出现两大名家在两家相距不远的剧院打擂台的情形。艺人稍有懈怠,就会被观众冷淡。恰恰是市场的这种竞争压力,迫使他们必须不断创出自己的绝活儿。这个竞争过程的最大得益者,正是观众。艺人们发财致富,不过是观众给他们的奖赏而已。

  可惜的是,周老先生尽管明白这个道理,但根本不敢公开说出自己的观点,因为这是“政治不正确”。正是这种“关起门来自己看”的体制,让京剧在几十年时间里背向观众。

  很多人把京剧衰落的原因归咎于“时代变迁”,流行文化的革替。但想来,这显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二三十年代上海滩的流行音乐也风靡一时,但京剧依然风头甚健。因为,市场化的京剧本身也是流行文化,自有其消费群落,不可能轻易被挤出市场。所以,京剧究竟是如何衰落的,老艺人们一鳞半爪的评论,要比长篇大套的宏论更中肯。(作者:秋风 编辑:杨帆)(摘自 《深圳商报》)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