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万里归途家在前方 请跟我来

2022-10-14 21:08:59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董铭

   
相较往年,今年的国庆档算不上热闹,而《万里归途》几乎是“凭一己之力”撑住了整个档期,多少让院线和观众们略感欣慰。

  相较往年,今年的国庆档算不上热闹,而《万里归途》几乎是“凭一己之力”撑住了整个档期,多少让院线和观众们略感欣慰。12亿的票房,豆瓣网7.4的评分,饶晓志的这部新作不仅占到了国庆档总票房的七成,放在整个2022年中国电影市场里,也算是不错的成绩。况且,对于“撤侨”这种主旋律题材,主创在结构设计、人物刻画和阐释角度上都做了值得肯定的尝试——把那些千辛万苦、生死转瞬的现实细节搬上银幕,不再只是新闻里的几句口号,几个接机镜头,对得起在幕后做出巨大努力和牺牲的中国外交官们。

  1

  每天打开媒体,总躲不开各种战事报道,让人切实体会到在这个世界里,和平并非人人皆可享有的常态。而人越是身处异乡,越是亲历战火,就越是怀念故土,这也是为什么《万里归途》中坐上回国的专机,飞临喜马拉雅上空时,很多人忍不住热泪盈眶的原因——这一路死里逃生,太不容易了!

  这些年,我国组织了多次大规模撤侨行动,利比亚、也门、伊拉克……面对已经失效瘫痪的当地政府、不讲“武德”的叛军、城头变幻的各方势力,想要把数以万计的侨民带出险境,带上中国的飞机和舰船,这不仅需要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更需要前方外交人员发挥出非凡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日常的新闻报道里,通常多是侨胞们登上飞机的欢呼,踏上国土的热泪,真正撤侨过程中的各种艰苦和危险并未完整展现,观众们只能是像万茜饰演的外交官妻子那样,从已经相对安全的现场片段中,窥见战乱国度的一鳞半爪。

  这只是为了让万里之外的家人安心的部分真相,当地实际发生的战乱,是一种超出我们想象的残酷悲剧。前一秒还鲜活的生命,后一秒很可能就身首异处;昨天还身居高位,今天就成了阶下囚……正所谓命如草芥,片中多次直面这种毫无征兆的惨烈。侨民当然想要逃出险境,这种强烈目的性从第一场戏就清晰地传递出来,直到最后一个人走出边境才松一口气。

  可以看出,饶晓志尽力营造的,就是这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紧迫感和残酷性,除了对非洲地区风貌和习俗的复原,还有纪录片式的镜头语言。看似粗粝的跟拍运镜和长焦镜头,让银幕前的观众也能感受到战火的硝烟和死亡的迫近,没有避讳血腥的杀戮和残破的尸体,乃至在亲近的角色上挑战情感,这一切都是在提醒身居和平环境的人们,真正的子弹不长眼,真实的敌人也不会仁慈。

  曾听在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工作的朋友讲述,他们陷入战乱,遭到武装袭击时的情形,真就如片中这般生死无常——一路车队,很可能就是前面一辆车刚过去,后面一辆就被火箭弹炸了,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事就没了。也曾接触过驻外外交人员,知道他们工作中的不易,要把同胞带离险境,除了需要勇气和智慧,有时候还要忍受各种误解和刁难。

  《万里归途》中的努米亚虽是虚构的,但事件、地点和人物等关键要素都有现实中的原型,侨胞在国外遇见险情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联系使馆,片中那些“使馆来的领导”,哪怕只是像成朗一样的大学毕业生,背后代表的也是国家,是种可以托付生命的强大归属感。但对于这些出来“趟路”的使馆外交人员来说,他们也是在异国战场里的“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犹豫、担忧和茫然,而跨越这些心结不仅要靠对祖国的强大信念,也要在实际操作中灵活应变,给自己和同胞重塑信心。

  能够表现出这个层面,也是《万里归途》颇为难得之处,淡化常见的口号和符号渲染,把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融化到朴素的行为和下意识的举止之中,当每一次微小的决定都能得到最真实的反馈时,观众就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就接受其传达的崇高价值。这其实比营造场景和镜头上的逼真更难把握,需要将每一位外交官,每一个相关人物都立起来,才能让置身事外的观众体会到撤侨过程中的各种不可控因素,归根到底还是“人性的选择”。

  2

  张译身上的那种平民气质,正好符合宗大伟这位“非典型英雄”的设定,身为外交官的他经验丰富,多次涉险立功,像是单位里那种少说多做的“业务骨干”,为求万全之策殚精竭虑,具有一种可亲可敬的个人魅力。与边境官沟通时的从权和仗义,面对叛军时的犹豫和奋勇,以及同成朗之间的分歧和包容,都让宗大伟的“真性情”在宏大叙事中显得更加清晰、立体。

  张译的演技,早已在不同类型的作品中得以证明,他在片中与殷桃的重逢,不禁让人想到《鸡毛飞上天》里催人泪下的错车一幕。他赋予了宗大伟那种灵活务实的性格,哀兵必胜的自信,随着剧情发展和人物互动愈加丰满,完全不需要把“舍小家为大家”的话语挂在嘴边,就足以在与妻子的长途电话和最后的阖家团圆中自然流露。在与开小差的撤侨小队,热血冲动的成朗的争执中,宗大伟体现出一个成熟外交家的专业素养,这既是对国家整个“撤侨行动”的信念支持,对中东地缘政治的精准判断,也是对人性(包括同胞和敌人)的细微揣摩。

  而张子贤饰演的另一位外交官章宁,虽然开场没多久就牺牲了,却是影片中非常重要的暗线人物——他留下的项链、妻子白婳和当地收养女儿的思念、与边境官哈桑的渊源,一直都是情节发展的关键催化剂。从两人之间脱口随性的对白中,可以看出章宁与宗大伟的私人情感超越了一般同事,更接近于战友情,这种粗中见细的人物关系手法,在韩国影片中时有呈现,而《万里归途》的处理比起同类题材的《摩加迪沙》更多了份中国人熟悉的话语特色。

  至于王俊凯饰演的成朗,可以看出要传递出我国外交领域“后继有人”的成长意义,但又在他的身上加载了超出原本身份的戏剧冲突,导致观众对于这个人物的认同感要通过补充细节和彩蛋才能“拉回来”。与几位前辈相比,王俊凯虽然在演技上还显稚嫩,但那种镜头前的茫然也恰恰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资历:一名刚下飞机的随员。这相当于毕业不久的实习生,突然被扔到人生地不熟的环境里,独挑一个大项目,面对几百号冲自己喊“领导”的老少爷们儿,试问有多少同龄人能够担当这样的重任。更何况,这还是性命攸关的战地,在巨大的压力和担当下,成朗的单纯幼稚、冲动中二,其实都可以理解,而他与宗大伟的“路线之争”,随着剧情的发展也悄悄转变为道德取舍和家庭情感的溯源,最后在与吴京的父子场景中,落回到与他年龄相衬的个人成长空间里。而在国家层面的叙事中,学着“当领导喊话”,在荒野里点亮“D”的成朗,也体现了中国外交官们的成长和历练过程。

  3

  从影片的结构上看,主创对成熟商业片模式的借鉴得心应手,如果把《万里归途》看作是一部公路片,那宗大伟他们前前后后走了三遍,从大到小带出了三拨同胞,战胜了两个“反派”。从几百人的大队伍到几十人的小队伍,再到掉队的几个人,场景随着空间变化和新角色的出现而不会冷场,情感上交织着外部和内部矛盾,让贯穿全片的阿拉伯谚语“戴上面具久了,就摘不下来了”呈现出不同语境下的思考。

  假如把《万里归途》看作是一个闯关游戏,那这些中国外交官很不巧选择了“地狱模式”,全程不带武器,还要躲避所有的子弹,这需要多大的胆量和技巧。外交人员虽然享有外交豁免权,但他们也要为这种“特权”付出“代价”——身上除了防弹衣,不能携带攻击性武器。因此,观众只能为全程“手无寸铁”的同胞们悬着心,一路靠着外交官的“唇枪舌战”闯关,穿越火线、荒漠和边境时的唯一“武器”,仅有那只扩音器。

  身处时局动荡的国度,中国外交官们也谨遵周总理留下的铁律“绝不干涉他国内政”,避免卷入努米亚政府军与叛军的政治纷争,但作为向观众直接传递情感的电影,主创仍然通过政府、叛军和当地老司机的塑造,突出了善良和奸诈的差别,用超越国界与立场的朴实善恶观,把主旨提升到对人性的歌颂,对家园和平的守护上。

  后半程登场的“大Boss”,外厉内荏的叛军首领穆夫塔,那张戴着面具的脸正是对阿拉伯谚语的呼应,在“俄罗斯轮盘赌”中出老千的狡诈,不放过老人和孩子的残暴,足以让观众把叛军视为“邪恶”的一方;而前半场的“小Boss”,原政府边境官哈桑,看似百般刁难,实际上却是一位正直有原则的人,终于被宗大伟的诚恳所打动,最后却被叛军吊死在横梁上,着实令人感慨和同情。还有牺牲的当地部族老司机,努米亚当地人的命运未卜,他们只有承受战争的残酷性,一如影片中哈桑的那句“这个世界会变好吗?”

  现实比电影里复杂万倍,谁也无法给世界一个答复,只能说:和平不易,且珍惜。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