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戏剧写真 演出动态 戏剧视频 戏剧教室 戏剧文本 札记随笔 理论家专栏 戏剧名家 戏剧评论 人物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东路梆子

2007-10-24 21:52:56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东路梆子原名梆子腔,又名章丘梆子、“山东吼”,是山东较为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来源于山、陕梆子,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明末清初,山西蒲州梆子和山陕梆子艺人随商路沿黄河到山东谋生,四处演唱山、陕梆子。于是把这种梆子传至山东黄河两岸的历城、章丘、济阳、惠民等地。当时的章丘商业发达,山、陕梆子也就在此兴盛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山、陕梆子在当地方言、风俗、戏曲、民间音乐等的影响下,起了很大变化。于是人们把这种变化了的山、陕梆子称为章丘梆子。因为章丘梆子和横笛梆子(河北梆子)经常同台演出,人们为区别这两种风格不同的梆子,把流行于济南以西、北部的横笛梆子(河北梆子)称之为西路梆子;把流行于济南以东、东北的章丘梆子称之为东路梆子。到清嘉庆年间,惠民县的东路梆子艺人张广成、张欠成等,在当地把东路梆子发展起来,而且盛极一时。

    东路梆子在本世纪20年代也曾与吕剧、五音戏联合演出。五音戏的名艺人邓洪山(鲜樱桃)曾跟东路梆子的旦角演员韩振铎学习表演技艺年余。

    后来的东路梆子渐渐衰落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东路梆子的本身来说,一无剧本,二无唱本,仅靠老艺人的口授,一个师傅一种传授,传来传去把很多好的东西丢了,好戏成了孬戏,这是其一。其二,有很多艺人为及早养家?口,只学简单易学的剧目和表演技术,好的唱腔和表演技巧、绝招继承不下来,造成从剧目到艺人一代不如一代。其三,无革新,无创造,演来演去总是那些戏,唱来唱去就是那些腔,使东路梆子不能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又加上新兴剧种如吕剧、五音戏等的竞争,以及社会的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戏班溃散,艺人无法演戏等原因。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东路梆子这个古老剧种已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东路梆子如枯木逢春。1956年,惠民县成立了东路梆子专业剧团,把当地有名的东路梆子艺人刘长庚、孟昭轩、戴风林、左兴明、房风亭、王鹤仙调入剧团,并派进了领导干部和文学、音乐专业工作人员,挖掘、整理、加工、排练了一批优秀剧目。同年9月,参加了山东省第二届戏曲会演,演出了《白虎帐》,刘长庚获演员二等奖。

    惠民县东路梆子剧团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不但挖掘、整理、上演了很多传统剧目,同时,还移植、创作了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目。如移植上演了《丰收之后》、《社长的女儿》、《送肥记》、《抢伞》、《芦荡火种》、《江姐》、《红灯记》等。1960年创作上演了《更上一层楼》。1964年创作并演出的《一箭双雕》,参加了山东省革命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的演出,受到领导和各兄弟剧团的好评。

    在音乐方面,首先对主弦大胡琴进行了改制。改制后的大胡琴音量大、纯正,音域宽厚,并在原有三大件(大胡琴、月琴、小三弦)的基础上增添了二胡、笙、低音胡、闷子等。在打击乐方面增添了中、低音鼓,中、低音锣和大筛,铃,木鱼,扩大了乐队,增强了伴奏能力。在音乐设计上也增加了前奏曲、幕间曲等。并对原来的传统曲牌进行了发展、变奏。为增添新的曲调,还吸收了不少民间音乐和兄弟剧种的音乐。在唱腔方面也进行了不少尝试。如对“吼”不只用假嗓唱,有时也用真嗓唱等。在很多戏中也增加了伴唱、合唱等形式。所有这些,在不同程度上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在前辈艺人的精心培养下,东路梆子剧团也培养出了一批新的人才,如任本昭、王桂英(女)、王存兰(女)、白清然等。

    1965年至1976年间,东路梆子一度衰落。1967年6月,惠民县东路梆子剧团被撤销。从此,东路梆子这个剧种再无专业的表演艺术团体。1976年,惠民县文工团(后改为吕剧团,现已撤销)先后排演了东路梆子现代戏《挖肥记》、《来拉嫂》分别参加了1976年和1978年的山东省文艺调演,得到各界的好评。

    东路梆子深深植根于鲁北黄河下游的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如今,在惠民、沾化、无棣、滨州等地的不少农村都有东路梆子业余剧团。仅惠民县就有五六个乡镇,几十个村庄都有大小不同的东路梆子业余剧团或东路梆子演出队。他们或在年、节,或在春冬两闲,都要唱唱东路梆子戏。一到这个时期,真是乡乡都有梆子响,村村听到东路腔。

  (实习编辑:庞云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