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王玫只是个传说

2011-09-06 15:45:12来源:芭蕾杂志    作者:骆驼

   

  不要迷恋王玫,王玫只是个传说,呵呵一句玩笑,套用网上那句很流行的“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传说。”,我的确不会迷恋谁,但是我会尊重谁,无疑,王玫是当代舞蹈界为数不多的一个。但就好像《蜘蛛侠》中的那句经典台词所说的一样“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对于王玫,总是有更多的期待和更多的要求,而我觉得她的能力足够承受这所有。

  《洛神赋》也早已经成为了一个传说,甚至还在去年的时候,已经从少数在练功房观摩过片段的人的口中流传开来,几乎所有的传言都是好,好到无以复加的好,至于怎么个好法却是语焉不详,甚至流传出很多人看完这部创作之后的状态,都是相当极致和夸张的,传说是怎么产生的?呵呵,传说就是这样产生的。我可以理解大家的心态,实在是中国的烂舞剧太多了,那些大量错误低级到你都懒得说的舞剧却在另外一个方面刺激着人们的欲望,那就是看到一台完全不同的舞剧,我理解这种心情,所以对于那传说中的“好”不免还是有些怀疑,会不会是压抑太久的夸张?会不会是爱屋及乌的迷狂?会不会是矫枉过正的期待呢?我耐心地等待着,各种流言传闻依然不绝于耳,倒是为今年这热闹非凡的舞蹈之年又增加了一道色彩,“呵呵,这个江湖,”我点一支烟坐在夕阳里“真是可恨,又可爱。”

  在看过舞蹈学院青年舞团的《舞动奇迹》的喜悦之后,在经历了中央电视台“100分”丑闻的愤怒之后,我重新把自己调整为冷静客观的自己,来到天桥剧场,在这个初冬的夜,聆听洛神之赋,与传说正面相逢......演出结束了,我的评价是:“前面非常牛逼,中间流于一般,结尾略显蛇尾;群舞已到化境,独舞流于一般,双人舞平淡无奇。”这是对“能力越大”的王玫的挑剔吧,如果对于中国舞蹈界的一般水平来说,无论是戏剧结构、人物塑造、舞蹈编排、舞美灯光、服装造型上都可见其品位功力,与中国其他舞剧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首先说剧本,早就说过中国的舞剧不是大多数,几乎是全部!最严重的问题就出在剧本上面,而造成这个的原因,说简单一点就是“没!文!化!”,看看舞蹈学院就知道了,堂堂大学,本科四年毕业能读几本书,对于文化不要提什么自己的见解了,了解都远远谈不上。所以我们的舞剧剧本几本上是处于幼儿水平,简单的到几乎白痴的人物关系,雷同到你无语的戏剧结构,匪夷所思到死的文本解读,这,就是我们的舞剧编剧。试问,在今日各种文化飞速发展的今日,你如何要求观众在看完感官刺激的电影大片,思想深刻的话剧,风格多元的音乐之后还能来看如此白痴的舞剧?所以没有普通观众愿意自己花钱来看创新的舞剧,换了是你,你会愿意吗?我们的编导编剧大爷们?《洛神赋》单此一点已经独立寒秋了,没有程式化的阶级斗争,没有烂俗的男女爱情,没有为舞蹈而舞蹈的可舞性呈现,她使得舞剧作为一个与其他艺术平等的甚至是更古老的艺术种类,可以去直视人性的深刻,可以去探索更为高级和终极的主题。相比之下,《唐婉》显得那么愚蠢,《洛神》(河南版)显得那么矫情,《长恨歌》显得那么肤浅,《西施》显得那么恶心。《洛神赋》忘记了自己只是“善于抒情的舞蹈”,面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终于有了舞蹈界自己的观念和声音,这是可喜可贺的,她甚至利用传统的史料素材营造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历史”——曹植是旷世奇才曹植也是苟活小人,曹植是猥琐男人曹植又是理想美好的鼓吹手。第一次觉得舞剧可以给人更深刻的思考,其实本来舞蹈就应该是更内心的更形而上的,只是被一帮没文化的给糟蹋了。剧本上的文化见解,此乃《洛神赋》第一成功也。

  但若说到不满足之处,也是出在剧本上。我清晰地看见了曹植从一个意气风发超凡出世的才子转变为一条苟且偷生的狗,但是我觉得如果要探讨人性的复杂性,高潮和结束不应该停留在作为另一个曹植、理想主义化身的甄宓的死上面,更为纠结和具有悲剧性的是知己与理想死后漫长的孤独,而在这种极其丑陋的生活中居然诞生出了文学史上最为美丽的《洛神赋》,我以为这从堕落中依靠文学想像中的涅磐应该是比从预备太子变成狗更具有悲剧性,而原本我期待作者能够有三翻变化,甚至是四翻变化即:1天之娇子,2猥琐苟且,3现实中的堕落与想像中的理想,4依然在现实中沉沦。从舞剧本身来说,前两幕都恰到好处,从第三幕开始有些程式化了,我觉得曹植和甄宓不必展开过多,而最多用一幕甚至是更短的时间将理想杀死,而后的时间应该交给漫长的黑夜,以及黑夜中想像的光明(洛神赋),以及永无尽头的内心的沉沦,以及后世人看似辉煌的背后的人性痛苦。

  其次说人物塑造,中国舞剧的第二个严重问题就是没人物,根本没有人物塑造,“这个人物”的舞段甚至可以原封不动地就拿来给“那个人物用”,而舞蹈的设计基本上是自己设计自己的,遵循着什么“动机编舞”什么“可舞性原则”等等一通编,然后就把人物贴上了,所以可以说是张冠李戴笑话百出,中国大量的舞剧呈现出的情况是人物演人物的,舞蹈跳舞蹈的,舞蹈根本不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所以你可以看见各种年龄各种身份的“人物”都在做着和他们身份极其不相符合的技术技巧,所以也就难怪中国的舞剧绝大多数成为喜剧,成为笑话,能不笑吗?一个老太太在做双飞燕!《洛神赋》让我终于看见了舞蹈语汇为剧中人物服务的情况,舞是为人物编的,这本应该是一个基本常识,但是却是难得难得。在该剧中我能清晰地看到“曹植”、“甄宓”、“曹丕”,而属于他们的动作是不能互换的,是具有专属性的。尤其精彩的是群舞,在队形的调度上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而由此营造出的氛围更是准确地烘托了核心人物,成为核心人物内心外化辅助化承托化的有效手段。但要说问题,可能也出在这里,由于群舞编得实在是太过酣畅淋漓,以至于在整剧的后半段显得有些过多,以致有喧宾夺主之嫌,而群舞的过于精彩也将相对弱的独舞和双人比较得更加单薄了。在观看《洛神赋》的同时我总是不停地想起我所深爱的两部舞剧,都是俄罗斯编舞大师格里戈逻维奇的作品,其一是《斯巴达克》,其二是《伊凡雷帝》,《洛神赋》在群舞上的创作很有贴近经典的趋势了,在对环境的描述、人物心理的外化以及历史感悲剧感的营造等方面甚至拥有了很多独特而风格明显的特征,但是在群舞与主要人物的关系上我觉得还有不足,尤其是如果和《伊凡雷帝》相比,其实“伊凡大帝”和“曹植”在某些对于生命的恐惧方面是有相同之处的,但是《伊凡雷帝》在对个人心理的刻画上更加深刻,在群舞与独舞的关系上处理得更加取舍有度,而《洛神赋》我认为在后半部群舞过多,反而淹没和冲淡了对主要人物的刻画。

[NextPage]

  说到独舞方面,我认为身为女性编导的王玫在刻画男性人物方面反而强过刻画女性人物,曹植的狂妄曹植的羸弱曹植的恐惧曹植的悲哀都基本准确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甚至配角曹丕也还是准确的,但是对于女性角色的甄宓,我反而是觉得单薄常规了。而我最不满足的是关于曹植和甄宓的双人舞,我想这不完全是编舞技法的问题,而来源于对于这两人的关系解读上,到底他们是爱人,虚拟的爱人,还是一个人的两个自我,还是理想与现实,还是都是?我觉得有些混乱,于是在最后的呈现上我又看见了一些程式化的处理方式,使得这原本是本剧的核心关系编得平庸与模糊,当然演员的不成熟也是一个原因,尤其是曹植和甄宓的扮演者在细节的处理上还有很多的不足,我觉得在这个点上,编创者可以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最后说说其他,中国其他的舞剧,大多数的舞剧,花了很多钱来做舞美灯光服装道具,但是效果适得其反。除了各工种为了利益最大化而大放其水的原因以外(中国绝大多数的舞剧成本应该只有号称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主创者的品位问题。花了大把的钞票,换来的却永远是些地摊儿货,没有质感,宛如天成小商品批发市场中的那些粗劣仿造品,鲜有品牌店里的正中行货。灯光打得跟春晚式的,有多少种电脑灯的图形都要开出来秀一遍;服装穿得跟卖艺的式的,要多伪劣有多伪劣,要多花哨有多花哨,要多没质感就有多没质感;色彩感觉跟色盲式的,舞美做得跟白痴式的,我觉得这是品位的问题。王玫至少很有品位,洛神的灯光尤其好,好到仿佛把我带回了那千年前由莹莹烛光油灯所照耀的夜;服装不错,色彩准确质感到位;舞美聪明,简单抽象,却又准确,很多小剧场的手段运用到大舞台上,很多现代的方式运用到古典题材上,很是聪明,比起那些满嘴满脸都镶满大金牙的舞剧不知高明多少,这才是品质,这才是品位。拜托那些因为舞剧赚了无数钱的同仁们多去去高档的专卖店,不要老是在动批转悠,拜托你们稍微有品位一点点。

  王玫的确是个传说,当她不开玩笑的时候,她的力量是惊人的,《天鹅湖记》、《流行音乐浮世绘》在我看来就是她的玩笑,但是我始终觉得她不是一个善于说笑话的人,她所有拥有的力量是具有明显悲剧特征的,偶尔说说笑话作为调剂吧,我还是更喜欢看到她如《雷和雨》,如《洛神赋》这样的作品,我们的时代太过浮华,需要一些痛来让我们清醒!

  中国舞蹈界一直泾渭分明地分为两大阵营,其一是传统的主流阵营,其一是时尚先锋的现代舞阵营,这两个阵营是互相看不上,互相防备着,更是老死不相往来。其实何必呢,都有优长,何必门户之见深到如此地步?这几年我能看见的好的作品,或多或少,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都吸取了这两大阵营中的优势,《洛神赋》因为创作者的特殊身份——北京舞蹈学院(传统阵营)现代舞编导(现代舞阵营),而上演了一出传说,在传统阵营最为坚固的基础和堡垒——古典舞系实施定向爆破,效果是惊人的,我相信那些古典舞的毕业生,那些《洛神赋》的演员们经过了这次“爆破”,应该得到最多的是你们,炸掉那些条条框框,甚至不要迷恋王玫本身,要迷恋的是她对艺术和创作的态度与方法,她已成就了她的传说,而你们,在未来,在腐烂的大地上,请用你们的舞蹈创造出另外一个美丽的新世界来。

  (编辑:刘彬)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