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舞动无界 破“界”而舞

2009-11-27 11:31:08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作者:仝妍

  都说作为一种身体语言的舞蹈是没有界限的,但是实际上呢?当编导和演员真正用舞蹈本体进行沟通、创作时,横亘在其中的文化的、审美的、思维的以及运动方式等的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舞蹈作品从构思阶段到呈现阶段,充满了编导和演员的互动式创意,是作品从无到有的量变到质变过程。从艺术创作的特征而言,这个过程远远比作品最终的呈现更加凸显创作的苦与乐。

  一直以来,舞蹈创作研究是舞蹈学研究关注的重要领域,而对舞蹈创作的关注与批评必须成为舞蹈学的重要研究方向,才能通过创作研究将理论批评与舞蹈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两者良好的互动。而中国的当代舞蹈创作深受西方舞蹈的影响,在现代与传统、西方与东方的交织语境中呈现出复杂的现象。如何在当代舞蹈创作中找到自身文化的立足点与创新点,通过国际间的比较与交流将更加能够让我们审视自我,深化认识。

  “舞动无界”项目就是一个设置中外舞蹈创作交流语境,以实践创作为现时对象的舞蹈创作研究项目,其独特之处在于研究的整体性与实效性。项目实施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主,引入国际合作机制,2008-2009年度的项目以中英合作为主,由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和英国米德塞克斯大学表演艺术研究中心联袂,并得到了英国国家艺术委员会的热情支持和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的鼎力合作,力图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获得一个更大的展示平台,将舞蹈学学科的科研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也树立起北京舞蹈学院的国际化研究形象。

  “舞动无界”首次将这一创作的实践过程作为开放性的研究对象,让学者目睹了一个作品的诞生过程,既有一台体现中西编导创作思维差异的当代舞蹈作品展演,更有一场完全基于实践的国际学术论坛,这一硕果无论是对于舞蹈创作还是舞蹈研究而言,都体现了“舞动无界”的价值之所在。

  一台中外当代舞蹈作品的展演

  “起舞于动荡世界”是此次“舞动无界”的创作主题。这个主题触及了今天跨越国界的严峻挑战:世界气候变暖、复杂的全球化、金融危机、病毒传染等等。4位中国编导和4位国外编导根据这一主题进行了不同视角和不同风格的独立创作,每个作品不超过6名演员,限时10分钟以内,由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为班底,完成全部8个作品的表演。
 
  带着这样的命题,在长达六个月、四个阶段的分组创作中,中西编导们以各自不同的艺术积累和感悟对这一主题进行了阐释,于2009年11月6日-7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了全球首演。

    其中有张云峰为刘岩度身打造的《最深的夜,最亮的灯》,以这位奥运英雄的心路历程让我们深刻地感受着人生际遇的巨大动荡;赵明的《信还是不信》则是通过一副口罩揭示了在甲流肆虐之时人们内心与人际关系的动荡;王玫以《却道天凉好个秋》表达了“起舞于动荡世界”的大彻大悟,即最好的应对就是不舞也不动;赵铁春则在《纸钱》中表达了对生与死的思考。

    相比较中国编导体悟式的观照,4位外国编导的作品更加抽象:乔纳森·卢恩(Jonathan Lunn)的《北京人》(Beijingman)的创意来自曹禺创作的戏剧《北京人》和一些20世纪的诗歌文本,以及唐宋诗词的文本片段,编导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一种身体语言系统,让一群在北京居住的人们藉此来进行彼此间的交流;肖伯娜·叶娅辛(Shobana Jeyasingh)的《碎砾》(Detritus)表现了一个震荡世界的后果,也许是在碎石和瓦砾之中,所有东西都打破了原来的秩序而变成陌生的重组,这些新的组合,给了人们新的契机去恢复、去放弃;约翰·乌坦斯(John Utans)的《水痕》(Watermar)是对失去动荡的世界后自我的发现;凯莉·尼科尔斯的《裂聚》是以高强度的舞蹈动作对“裂聚”所包含的“分裂”和“组合”的两极动荡的舞蹈表现。

  “舞动无界”藉由舞蹈这一“无界”的语言,让来自东、西方不同舞蹈文化背景下的舞者与编导,碰擦出艺术的火花,以多样化的舞蹈作品呈现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诠释。通过这台风格迥异的中外当代舞蹈作品的展示,让人感受到作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独特语言,舞蹈可以跨越民族、地域和语言的界限,传递并诠释着人类文化的传统和世界文明的印迹。

  一场中外舞蹈研究学者的学术论坛

  过去,舞蹈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总好像是两个领域、两个集团的队伍在为舞蹈事业而奋斗,也因此落下了理论悬空、实践难进的尴尬。“舞动无界”项目设置了一个中外舞蹈创作研究交流语境,以实践创作为现时对象的舞蹈创作研究项目,以此次舞蹈创作过程作为研究的对象,每一组的中外学者们可以全程跟踪、观察、记录一中一西两位编导的创作全过程,正是基于这段丰富的实践观察与对比的研究基础,11月8日在北京舞蹈学院实验剧场,一场荟萃了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杂志社以及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与地区舞蹈研究者的国际论坛拉开了帷幕。

    在论坛上,不再是学者们唱“独角戏”,编导和演员代表也分别做了发言,他们或感性或率真的发言,几度让全场或鼓掌或落泪。此次论坛的意义正如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王传亮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所讲:“‘舞动无界’聚集中外舞学精英,共同关注舞蹈创意研究,通过中西互动、创研同行,为舞蹈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开拓了新的合作领域。”

  “舞动无界”带给舞蹈界的不仅仅是8个作品和一台演出,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中西舞蹈研究之“界”,打破了舞蹈实践与理论之“界”、打破了创作的台前幕后之“界”,打破了编导、演员、学者之“界”,大家一起共同破“界”而舞。

    (编辑:魏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