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版画,五彩斑斓的“复述”

2023-05-30 21:05:30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德加

   
1931年8月,鲁迅在上海举办“木刻讲习会”,标志着我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开始,也为中国现代版画创作埋下一颗快速发芽的种子。

 鲁迅(纸本石版画) 1961年 马达


  1931年8月,鲁迅在上海举办“木刻讲习会”,标志着我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开始,也为中国现代版画创作埋下一颗快速发芽的种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中国版画的艺术价值也被更多地发掘——从战时饱含激情的刀锋笔法到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描绘,从改革开放后版画家纷纷重拾刀笔到新世纪以来当代版画的自由表达,历经近百年的变迁,中国版画艺术迎来了“多元化”“新观念”的繁荣局面。5月22日至29日,“复数·五彩斑斓的复述”版画艺术展,以100余件版画佳作的规模,“复述”了近百年中国版画“五彩斑斓”的景象。

  本次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举办的展览,呈现自20世纪30年代木刻运动兴起至今的近现代名家黑白木刻、当代名家原创版画和青年艺术家原创版画等复数类架上作品,旨在对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以来的版画艺术发展历程进行学术梳理,展示其艺术风貌。

  展览以马达的纸本石版画《鲁迅》和李桦旧藏麦绥莱勒版画开篇,回望20世纪30年代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中,一批青年版画先驱和他们与革命洪流、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创作:《鲁迅》表现鲁迅先生坐在藤椅上的形象,如同在留心听人谈话,亦如同他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停顿,这件作品,可以视作对新兴木刻运动的“复述”,右下方的字迹则借鉴北魏龙门石窟造像记笔法,堪称精彩。展览中以李桦为代表的版画家创作的革命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多怒涛奔涌,反映战时国统区社会的动乱与人民的苦难;而以力群、古元为代表的延安版画创作群体之作,则更加直观地呈现了解放区人民的生活与生产建设。他们的创作,堪称“战时民众生活的时代画卷”。

  新中国成立后,版画创作自然呈现繁荣之态——全国第一届版画展于1954年举办,到1963年一共举办了五届。在李桦、力群、李平凡等版画先驱的带领下,版画界涌现出徐匡、牛文等一批后起之秀。在这一阶段,中国版画家的创作主题普遍转向歌颂社会主义建设、世界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描绘祖国的壮丽河山。展览中,力群、王琦、李焕民、吴凡、熊秉明等艺术家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抒情意味,在审美价值上也有了新的拓展,同时作品也更具时代性。

  1979年,被中断了16年的全国版画展恢复举办;1980年,中国版画家协会成立大会在黄山召开——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中青年版画艺术家们在创作中重拾激情,第六至第十届版画展的参展作者较前五届人数增长一倍以上。本次展览中,李平凡的《节日》、广军的《清明忆》、伍必端的《苗家女》等诸多作品,都在展现彼时版画界的创作态势——这一时期,徐匡、阿鸽等版画界的中坚力量和徐冰、王华祥等青年艺术家在创作上大放异彩;展览中呈现的王琦的《青岛风光》,更以独特视角表现生活,艺术手法细腻,构图严谨,黑白处理巧妙,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与诗情画意的描写。

  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介绍和引进,使得大批美术青年的创作更加注重观念与自我表达,思想的活跃带来的是画面主题的多元表达与艺术情绪的充分释放。在这样的背景下,版画界的创作也由此前对客观事物的再现转向了对抽象事物的描绘;材料语言也相较于早年版画创作而言更加丰富;在此之后,版画这种艺术种类,愈来愈成为一种服务于艺术家创作本身的技术形式,其“复数性”不仅是版画这一画种的特点,更成为众多版画家进行艺术探索、观念拓展的基石。

  进入21世纪之后,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版画家的创作更加自由: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数字输出这一技术手段被更多青年版画家所掌握,版画艺术的边界因而又一次被拓宽。技术进步与材料语言的丰富使得版画艺术在兼具绘画性的同时,也更加具有观念性。使用iPad创作“版画”的吕晓正曾表示,他的像素绘画创作是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物品的一种叙述,试图以“复数”绘画的形式将细微、琐碎的日常物品“诗意化”。石苗苗说,她的创作灵感往往从一个标记、一块颜色、一种形式、一层图层开始,让不同色相的色彩在线的带动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寻求复杂与简单之间的平衡,“它诉说着未知,诉说着形式、线条、色彩的纯粹乐趣,形成一种流动而抽象的美感”。版画不仅是“复数艺术”和“五彩斑斓的复述”,它所呈现出独特的印痕美学与极大的可读性,都使得它在众多绘画种类中脱颖而出,熠熠生辉。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