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华语音乐评论 海外音乐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炊烟会再起,再无庄奴词

2016-10-12 10:33:26来源:新京报    作者:杨畅 李明

   
庄奴一生创作出的词作品超过3000首,其中邓丽君的《小城故事》《甜蜜蜜》《又见炊烟》等歌曲广受大众传唱。

1.jpg
庄奴一生创作出的词作有3000多首,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他的歌传唱。图/视觉中国


  昨日凌晨6时11分,华语乐坛著名词作家庄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5岁。记者昨日致电医院方,医护室负责人称,庄老于半个月前住入该院,10日凌晨于重症监护室去世,具体病因暂时未能公开。据院方透露,庄奴之子黄浩然将于10月15日为父举行告别会,出殡时间也定于当日。庄奴与乔羽、黄霑并称华语“词坛三杰”,他曾当过记者、编辑,演过话剧,但最以音乐词作彰显盛名。庄奴一生创作出的词作品超过3000首,其中邓丽君的《小城故事》《甜蜜蜜》《又见炊烟》等歌曲广受大众传唱。


  学生时代


  为了一袋面,考入新闻学院


  庄奴原名王景羲,1921年出生于北京地区。庄奴小学就读于涿县县立小学,后来迁居北京(当时名为北平)灯市口一带,中学升入私立育英中学。这所中学在当时是一所名气很高的学校,也是社会中公认的“贵族”学校。中学时的庄奴,就已经开始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中学毕业后,庄奴考取了北平的中华新闻学院,“考新闻学院是因为每人可以发一袋面,然后可以用这袋面养家糊口。因为那阵北平都是日本人占据,家父是冯玉祥的部下,姐妹都要上学,一直很苦。考大学时北大什么的都考取过,最后我选择了新闻学院。”


  投身抗战


  改名“黄河”,感怀“庄奴”


  当时正值国难当头,热血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庄奴也一样,他瞒着父母,与同学们一起报考了飞行学校,决定投身抗战。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庄奴曾说,他与母亲最后一别,双方都没有说什么,“我悄悄地离开家,偷偷到后方参加抗日,跟父亲母亲一告别的话,那他们就不让我去了。”


  在抗战期间南渡黄河时,庄奴被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所震撼,又感念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毅然将名字改成“黄河”,后来其子也随此姓,起名为黄浩然。某日,他又感怀于宋朝诗人晁补之《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有“庄奴不入租,报我田久荒”,从此便以“庄奴”作为笔名。他曾说:“庄奴用锄头耕种,我用笔写词,都是为他人作嫁衣。”


  台湾时光


  偶然入行,终身写作


  1949年,庄奴跟随部队去了台湾,这与故乡一别就是几十年。他曾说,人生如梦,抗日救国梦没能实现,却与亲人海峡相隔。不过也许正因为太多情愫需要表达,才为他日后能够写出颇具感染力的词作奠定了基础。到台湾后,庄奴曾先后在报社做过记者和编辑、还参演过话剧。《绿岛小夜曲》的曲作者周蓝萍非常欣赏庄奴的才气,并鼓励他从事歌词创作,从此庄奴笔耕不辍五十余载。“我天生就是个写歌的,偶然入行,终身如此”,后来他自己也这样评价。


  两次婚姻


  为妻子变卖房产、创作歌曲


  庄奴有过两次婚姻,原配夫人名叫陈孟华,曾做过播音员。结婚几年后,妻子不幸患上了尿毒症。为了给妻子治病,庄奴卖掉房子倾尽了所有。妻子的病逝一度对庄奴打击很大,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后来在朋友的开导下,庄奴慢慢从悲伤中走了出来。庄奴第二任夫人名叫邹麟,重庆人,小他23岁,俩人经人介绍初识于1990年,1992年结婚。婚后两年,庄奴便中风,右腿、右手几乎不能行动,邹麟悉心照顾,不离不弃。为表达爱意,庄老特别创作了《手杖》献给夫人。


  晚年时光


  偶尔打麻将,一直保持创作


  庄奴被称为“与时间赛跑的老人”,晚年长居重庆,并经常在当地某护养中心接受康复治疗。据悉,当时的庄奴仍会在闲暇时写一些短诗和小品文,并且为了表达对工作人员的感谢,还特地写了一首短诗《青草地》赠给护养中心。此外,庄奴还喜欢与护养中心的老人打麻将。“他们经常会‘三缺一’,没办法只能我顶上。93岁的老头子耍大牌会没朋友的。”庄奴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2012年,庄奴被授予“重庆荣誉市民”称号。


  与邓丽君的缘分


  “我沾了邓丽君小姐的光”


  乐坛里有一句话,叫做“没有庄奴就没有邓丽君”。邓丽君演唱过的几乎80%的歌曲,如《甜蜜蜜》《小城故事》《垄上行》《又见炊烟》等经典作品,均出自庄奴笔下。


  虽然二人成就了彼此,但可惜的是,庄奴与邓丽君只通过书信来往,几乎未见过面。


  在后来的访谈节目里,庄奴谈到,年少的邓丽君在参加某个比赛时,他曾担任评审,但在诸多七八岁的小孩子里,庄奴当时并没记住谁是邓丽君。后来,当邓丽君经常给电影、电视剧唱歌,慢慢走红之后,就开始有人找到庄奴为邓丽君写词,二人的缘分便由此真正开始。


  《甜蜜蜜》是庄奴和邓丽君都颇为喜爱的一首歌,也正是从这首歌开始,邓丽君的大幅海报频频在各处出现,流行音乐也从此在中国内地普及开来。庄奴曾说,这首歌背后的创作故事也颇有戏剧性:“有一位男士拿着歌谱来找我,他说让我在这个民谣歌谱里填词,我首先就问他,由哪位歌手演唱啊?他说邓丽君。我一想邓丽君小姐身高大概一米六五,圆圆的脸庞,常常笑得很甜,歌声很甜,台风也很甜。我一看歌谱,正好‘咪嗦啦咪’,OK,有了‘甜蜜蜜’这三个字,歌儿也不到五分钟就写完了。”


  在众多弟子中,庄奴对邓丽君的评价最高:“承蒙她,尊称我做老师。到今天我还这样讲,我沾了邓丽君小姐的光,因为她诠释歌曲的艺术、音色、台风,把我好多好多歌都唱红了。她能够把我们做的词和曲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我对她,非常感激。”


  追忆


  庄老常说“我活着就是为了写歌”


  10日下午,马丽得知师父庄奴病危的消息,当时她正练习新歌《庄奴映像》。在电话旁守了一夜,马丽还是等来了师父庄奴去世的消息。师母声音轻浅,“让师兄妹们准备一下吧。”


  马丽以演唱邓丽君歌曲出道出名,也是因为演唱邓丽君歌曲与庄奴结缘,被其收入门下。“2010年的一次演唱会上,未曾谋面的庄老在后台叫出了我的名字,因一句玩笑话我们成了师徒关系。”马丽回忆,师父庄奴晚年在内地收的徒弟不多,但对每个人都倾力教导。入门后,马丽得到来自庄奴的第一首作品《我的芳名叫马丽》,专为她写就。后来庄奴填词的《同一个太阳同一个月亮》成了马丽的成名曲。只要师父在的场合,马丽都会唱起。


  每年马丽都要赴重庆看望师父几次,“一个多月前,我跟师兄一起去师父的住处,给他开了一场小型演唱会,唱了他喜欢听的《甜蜜蜜》。”马丽记得,师父还嘱咐她,生活中要爱护自己,演出时要懂得谦卑。“人品即作品”,这是马丽入门后最常听到的一句教诲,也是庄奴一生秉持的原则。


  同样因为演唱会与庄奴结识的,还有湖北名歌名曲电台主持人雪儿。2012年3月,雪儿在一次演唱会上采访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庄奴。雪儿记得庄奴的第一句问候“雪儿老师你好”。在后来的交谈中,庄奴也常用“雪儿老师”来称呼。在后来的一次采访前,雪儿特地去当地寺庙为庄奴“请”了一根木质拐杖。为答谢,庄奴花了一晚时间为雪儿的节目创作一首歌词,十一行词,用铅笔写在白纸上,还签下自己的名字。


  雪儿把作品夹在书柜里,几年间曾物色过歌手作曲人,但总不舍得把它分享出去。最让雪儿动容的,除了庄奴对音乐的理解,还有他对人生的体悟。在雪儿的采访笔记里,庄奴谈及人生时说,“人应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在弟子们眼中,庄奴虽享有盛名但生活朴素。“庄奴定居重庆数年,没买下一套房产,靠稿费为生。”在马丽的印象里,师父常穿那几套衣服,平时出行都是靠一副轮椅。


  庄奴热爱创作。“我活着就是为了写歌。”马丽称,这是庄奴常对师兄妹们说起的话,直到住进医院前,庄奴还完成了一首作品。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