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文学批评对“80后”的认识存在滞后

2010-04-13 10:54:03来源:文汇报    作者:

   

    “我们对‘80后’的想象还停留在解决自己忧伤的年代,存在滞后。”昨天下午,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和文学报联合主办的“上海80后作家群研讨会”在文新大厦举行。沪上“80后”作家代表周嘉宁、小饭、苏德、徐敏霞、张怡微、许佳、王若虚等与张颐武、王纪人、胡殷红、何平、杨扬、夏烈等评论界专家学者就“80后”10年来的创作发展现状、写作的意义及未来趋势展开讨论。何平的一席话引起与会学者的共鸣。

    何平说,我们现在对于“80后”写作的认识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状况,还停留在解决自己忧伤的年代。多数人认为“80后”写作代表着青春期写作,但苏德、韩寒他们现在的写作跟10年前已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在“80后”里面逐渐出现有独立的体验、经验的个体构成的群体,何平说:“我们对于‘80后’的作家文本细读并不够,很多建立在笼统的想象之上。现在‘80后’多少已告别了忧郁、病态的写作,文学批评对‘80后’的认识存在滞后。”

    张颐武表示,在很多人心目中,似乎“80后”还是青春文学的一个代表,忘了这个年龄段的人已到了而立之年,开始进入成年人的范围。“他们正站在历史的临界点,到了需要总结‘80后’创作的时候了”。而在“新概念之父”赵长天看来,对“80后”作家和“80后”文学的研究是很值得一做的题目,但目前看来这个题目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

    (实习编辑:郭婧涵)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